close

頂禮一切諸佛菩薩 

善逝具足法身及佛子 一切應禮敬處敬禮已

傳統上,論師正式開始闡述論義之前,都會先對於己有恩的諸佛以及菩薩表示趨向以及尊敬的意思。此處正是寂天的表示。佛是"佛陀"的簡稱,是梵文"Buddha"的中文音譯,若意譯的話是"覺者"的意思,也就是"覺悟的人"。而"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來自梵語"Bodhtisattva",其中文意思為向上尋求覺悟、向下幫助眾生的修行者。

以下解釋頌文中的名詞。

"善逝"是佛陀的十個名號之一,表示佛陀已經遠離生死苦海、到達覺悟彼岸、永不返還。

"法身"一詞根據不同的佛教修行體系與哲學派別有不同的意義,而各種不同的意義主要含蓋了佛陀賴以覺悟的方法、智慧以及覺悟本身,如南傳佛教認為"戒律"、"靜慮"(專注力以及清楚思考的能力)、"智慧"、"解脫"(脫離輪迴)、以及"解脫知見"(自己已脫離輪迴的認知)為佛陀的"五分法身",而漢地北傳佛教的"三論宗"則認為法身是不可以言語以及思維到達之處,也就是與萬物不相離的"空性"。關於法身是什麼的問題,牽涉到了各個修行與哲學體系的核心,所以十分複雜,在此僅需廣義的理解為"佛陀賴以覺悟的方法以及境界"(佛法)就好。

而"佛子"可以理解為"佛陀的孩子",也就是上述的"菩薩"。

所以整段話可以理解為: 全心全意的向所有的覺悟者以及尋求覺悟者表達恭敬之情。恭敬覺悟者的理由是其已完全的脫離生死輪迴,已了知覺悟的境界以及到達覺悟之方法,而恭敬尋求覺悟者的理由是其正朝著覺悟的方向走去並對於眾生有極大幫助。

對我而言,對於佛陀、佛法以及菩薩的恭敬,可以說是完全一樣的,因為沒有其中任何一個,就不會有其餘兩個。

如來勝子律儀趣入處 遵依經教總攝當宣說

此頌表達寂天是依造"佛經"而無錯誤的宣說"修行成佛的順序以及方法"(道次第)。根據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者"宗喀巴"大師的首席弟子"甲操杰"的注釋,有人會質疑: 如果所說的跟經典的內容完全一致,那又何必再做論述? 他認為是為了統攝數目眾多的經典而讓大眾易於了解的原因。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只要詳細的閱讀此論,就可以完整而不錯誤的理解無數經文中的深意,並知道修行的順序以及方法。

 

arrow
arrow

    伍冠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