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入菩薩行論》是八世紀時“寂天菩薩”,於印度當時的學術中心之一“那爛陀寺”所寫的。內容統攝了大乘佛教的修行主題,包括”菩提心”與“六度”的教授。它於西元985年被“天息災”譯為中文,題為《菩提行經》,但未被重視;而在西藏,它由“阿底峽”所傳入,普遍的受到藏地的學者重視,藏傳佛教四大傳統都對其有所解釋與著述。

稍微解釋一下“菩提心”與“六度”。菩提心一詞由菩提與心構成,菩提是梵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簡稱,中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對於有情識的生命與無情識的物質世界最高的體認與了悟,前者包含了對於一切生命的平等看待以及對生命苦難的不捨,後者則是體認到萬物都是“空”,空是很複雜的概念,有許多的專門書籍以及文章在探討,這裡簡述為“萬物相互依賴”的特性,而因“相互依賴”所以“沒有固定不變的特質”;而心有“趨向”的意義,表示想要達成菩提的意圖,有希求使生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以及追求真理的雙重取向。

而“六度”是六個通往解脫的必要方法,包括了“好行布施”、“持受戒律”、“安住忍受身心的不快”、“精勤的朝目標前進”、“培養專注與思考的能力”、“對世界以及其道理的了解(智慧)”。這六個方法是漸進的,首先培養“布施”的能力,使修行者對於自己以及所有物的貪求減少,並培養利他的習慣與心態;接著“持戒”以端正自身行為,以求減少甚至斷除對於生命可能造成傷害的行為;有了利他的心理以及斷除傷害他者的行為後,還要徹底的壓制自己“憤怒”的情緒,因為憤怒的情緒往往是傷害他者的第一步;此後更進一步要“精進”自己的修行,使自己不僅有心也有能力幫助他者;而利他的能力依靠穩定而專注的心理以及觀察力(靜慮)的培養,以及對於心理以及物質世界的正確了解(智慧)。

全文分成十品,“讚菩提心功德品”、“懺悔品”、“受持菩提心品”、“不放逸品”、“守護正知品”、“忍辱品”、“精進品”、“禪定品”、“般若波羅蜜多品”、“普皆迴向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伍冠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