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已說發第九心,今說第十發心。頌曰:

  「十地從於十方佛,得妙灌頂智增上,佛子任運澍法雨,生長眾善如大雲。」

  又此菩薩住十地時,獲得十方諸佛灌頂。如經云:「又此菩薩證得百萬阿僧祇三摩地已,最後名一切智智灌頂大三摩地而現在前。此三摩地纔現前已,有大寶王蓮花出現,其花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廣說乃至「以滿百萬三千大千世界極微塵數蓮花而為眷屬,菩薩身量與其蓮花正等相稱。此三摩地現在前故,示坐寶王蓮花座上,彼適坐已,十方一切佛刹諸佛眾會,皆從眉間白毫相中,出大光明,入此菩薩而為灌頂。」又此菩薩智波羅蜜多最極清淨,為欲生長世間善根稼穡故,任運降澎甘露法雨,猶如大雲

  已說發第十心,今說從第一菩提心起所得功德之數。頌曰:

  「菩薩時能見百佛,得佛加持亦能知,此時住壽經百劫,亦能證入前後際,智能起入百三昧,能動能照百世界,神通教化百有情,復能往遊百佛土,能正思擇百法門。佛子自身現百身,一一身有百菩薩,莊嚴圍繞為眷屬。」

  如經云:「既出家已,一刹那頃、瞬息、須臾,能證菩薩百三摩地,見百如來,彼佛加持皆能了知。能動百世界,能往百刹土,能照百世界,成熟百有情,能住壽百劫。於前後際各能入百劫,於百法門能正思擇,示現百身,身身皆能現百菩薩眷屬圍繞。」

    頌曰:

  「如極喜地諸功德,如是住於無垢地,當得功德各千種。」

  如發第一菩提心菩薩,所得功德皆是百數。即彼功德,發第二菩提心之菩薩,各得千數。

又彼功德,於第三菩提心等五地時。頌曰:

  「餘五菩薩得百千,得百俱胝千俱胝,次得百千俱胝量,後得俱胝那由他,百轉千轉諸功德。」

  此中發第三菩提心之菩薩,當得百千所說功德。發第四心菩薩,當得百俱胝功德。發第五心菩薩,當得千俱胝功德。發第六心菩薩,當得百千俱胝功德。發第七心菩薩,當得百千俱胝那由他功德。以上功德,計算俱窮,當以微塵而數。

    頌曰:

  「住不動地無分別,證得量等百千轉,三千大千佛世界,極微塵數諸功德。」

  菩薩發第八心,如所說功德,當得百千三千大千世界極微塵數。

    頌曰:

  「菩薩住於善慧地,證得前說諸功德,量等百萬阿僧祇,大千世界微塵數。」

  發第九心菩薩,所說功德,與百萬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量相等。

    頌曰:

  「且說於此第十地,所得一切諸功德,量等超過言說境,非言說境微塵數。」

  菩薩發第十心,如上述功德,當得不可說不可說轉佛刹微塵數。言「且說」者,顯說功德之次序,謂猶不止此數

    又此菩薩,頌曰:

  「一一毛孔皆能現,無量諸佛與菩薩,如是刹那刹那頃,亦現天人阿修羅。」

  發第十心菩薩,能無分別,於自身中一一毛孔,示現無量諸佛,各有無數菩薩而為眷屬。刹那刹那,各現異相。又能於身一一毛孔,刹那刹那示現五趣有情,人等各異不相紊亂。「亦」字攝未說者,謂於應以帝釋、大梵、護世、人王、聲聞、獨覺、如來等身而教化之有情,即能任運示現帝釋等身而為說法。此諸功德差別,廣如經說。

已說菩薩地功德,下略說佛地功德,由稱頌門,讚佛世尊。頌曰:

  「如淨虛空月光照,生十力地復勤行,於色界頂證靜位,眾德究竟無與等。」

  譬如明月於淨虛空中,能照耀一切眾生。如是已得第十發心,淨治能障佛法之黑暗,了知自身能得佛法,為得佛地故復更精進修行。由此精勤故,諸佛世尊唯於色究竟天得無上智,此地一切功德皆到究竟,以諸功德至此為極,最殊勝故,亦是無等,以無與此相等者故,更無過上者故

     世尊於彼成正等覺時,一刹那頃即得一切智智。頌曰:

  「如器有異空無別,諸法雖別性無差,是故正知同一味,妙智刹那達所知。」

  如瓶盤等器雖有差別,然彼上之虛空毫無差別,同無礙故。如是色受等法雖有差別,然彼上之真實義,無生為相,亦無差別。是故當知此真實義唯是一味。此復唯以一刹那智周遍了知,故佛世尊唯以一刹那智而得一切智智也。

    外問,頌曰:

  「若靜是實慧不轉,不轉而知亦非理,不知寧知成相違,無知者誰為他說。」

  既安立無生為色等諸法之真實義。又安立彼為可知。若時安立寂靜為真實義,則於彼義應許智慧畢竟不轉。以若於不生為性之真實義,智慧轉者,為以何行相轉?由無行相,故於真實義,智慧應不轉。若慧不轉,則說決定所知,不應道理。云何可說遍了知此耶?若謂不知即是遍知真實義,亦不應理。何以故?若不遍知,寧是能知,應成相違。說不知為知,互相矛盾。故不遍知,如何是知。若無有心,則亦無知者。汝等誰復為他宣說,云我知真實義如是行相,而令他了知耶?是故此說,不應道理。

    答彼,頌曰:

  「不生是實慧離生,此緣彼相證實義,如心有相知彼境,依名言諦說為知。」

  此中,若識隨取彼相,即說此識了知彼境。如識生時帶青行相,即說知青。如是此智生時,隨取真實義之行相,即安立為知真實義。為顯此智隨取彼相,故曰:「不生是實慧離生,此緣彼相證實義。」即依緣彼行相而立。言如心有相等,是取共許之喻,如前已說。故由假名立為達真實義,實無少法能知少法,能知、所知俱不生故

  又汝說云:若無知者,誰復為他宣說真實義如是行相耶?今當解釋。此智雖是不生,然於世間亦非不能顯示真實。頌曰:

  「百福所感受用身,化身虛空及餘物,彼力發音說法性,世間由彼亦了真。」

  諸佛如來,住何色身現證法界,此身是由百福所感,具足不可思議種種身相,是諸菩薩受用法樂之因,即於現在仍說法要。如云:「曼殊室利!當知不生不滅,即是如來增語。」由此百福所感色身,發出如來加持音聲,世間堪聞如是行相正法器者,便能無倒了解真實。不但百福所感色身,即此加持之化身發出顯示諸法真實義之聲音,世間由此亦能了解真實義。又非但化身,即如虛空及餘草木岩壁等物,雖無心心所,然由彼力,亦能發出聲音,世間由此了解真實

    諸無心心所法,現在既無分別作用,云何能為說法之因耶?當舉外喻以明斯義。頌曰:

  「如具強力諸陶師,經久極力轉機輪,現前雖無功用力,旋轉仍為瓶等因,如是佛住法性身,現前雖然無功用,由眾生善與願力,事業恆轉不思議。」

  由何力故,雖無分別,而能稱其所化機宜,饒益無邊諸有情界,謂諸菩薩昔發大願:如佛世尊現無分別,猶摩尼寶及如意樹,隨其所宜饒益眾生,安住法界刹那不動,教化眾生而不失時,願我亦能如是。由此願力,與諸眾生堪聞是法善業成熟,故有如是事業差別。由是當知,現前雖無功用,而能宣說法真實義,饒益有情。

  今當說佛法身。頌曰:

  「盡焚所知如乾薪,諸佛法身最寂滅,爾時不生亦不滅,由心滅故唯身證。」

  智慧自性身盡焚一切如同乾薪之所知。所知既不生,其具不生行相之智,即是諸佛法身。是故經云:「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爾時,法身不生不滅,依此故云:「曼殊室利!當知不生不滅,即是如來增語。」由於此智真實義境,諸心心所畢竟不轉,故依世俗立為唯由身證。

    頌曰:

  「此寂滅身無分別,如如意樹摩尼珠,眾生未空常利世,離戲論者始能見。」

  若身現證此真實義,即說彼身為寂滅性,由其永離心心所故,性雖寂滅,然能饒益有情。故云:「無分別,如如意樹摩尼珠。」義謂此身雖無分別,如如意樹及摩尼珠,亦為成滿所欲之因。此身為利世間故,盡未來際,常住於世。言常者,表久遠住。是故當知,生死未空,虛空未盡,諸佛恆以此相饒益有情安住世間。又此百福相好莊嚴之身,唯諸菩薩已離戲論,久修福智二種資糧,證得無垢淨慧鏡者,始能現見;有戲論者,則莫能見。

  餘等流身,或從法身起,或由色身之力而起,唯以調伏眾生因緣而起。為顯此身威力差別亦不可思議。頌曰:

  「能仁於一等流身,同時現諸本生事,自生雖已久遷滅,明了無雜現一切。」

  未得一切智智之前,無始以來自本生事,雖皆久已遷滅,然為顯示彼一切故,便能同時於一等流身中,明了無雜任運示現一切本事,如明鏡中現眾色相。

  又佛往昔行菩薩行,於何所、為何事、如何行,如是一切,皆能於一身中任運示現。頌曰:

  「何佛何刹能仁相,諸佛身行威力等,聲聞僧量如何行,諸菩薩身若何等,演說何法自若何,如何聞法修何行,作何布施供佛等,於一身中能普現。」

  諸佛世尊昔行布施波羅蜜多時,供事何等諸佛世尊,於何等佛刹,以吠琉璃寶、瑪瑙寶、帝青寶、頗胝迦寶為地,寶樹圍繞縱橫相等,其中有情差別莊嚴,諸佛世尊示現降生等相,於一身中皆能示現。又彼諸佛世尊身行之殊妙威力,及彼聲聞僧眾,數量若干,如何修行,法隨法行,乃能成彼聲聞僧伽。又彼諸佛之佛刹中,諸菩薩眾,相好嚴身,形量具足,如何受用衣、食、臥具等事,演說何法,為說一乘,抑說三乘,如是一切於一身中,皆能示現。又於爾時自身若何,為生婆羅門等何等種姓,成就何等色身智慧,為是在家,為是出家。聽聞法已,為受有餘學處,或無餘學處。修何種行,以何衣食莊嚴具等供養諸佛世尊及彼聲聞菩薩,經幾久時,供幾許量,如是一切於一身中皆能示現。

    如說修行布施波羅蜜多本事。頌曰:

  「如是持戒修忍進,禪定智慧昔諸生,彼等無餘一切行,於一毛孔亦能現。」

  此接前頌「於一身中能普現」句,顯往昔所修六度諸行皆能於一身中普現。又非但能於一身中普現一切,即於一毛孔中亦能普現一切諸行。

    又非唯能現自所修行。頌曰:

  「諸佛過去及未來,現在盡於虛空際,安住世間說正法,救濟苦惱眾生者,彼初發心至菩提,一切諸行如己行,由知諸法同幻性,於一毛孔能頓現。」

  且如通常幻師,唯以咒力尚能於自身中示現種種物相,何況諸佛世尊與諸菩薩,已知諸法本性與幻事性全無差別,豈不能現。誰有智者仍不能解或反生疑。是故智者,當由此喻增上信解。

  如自諸行與諸佛行於一毛孔皆能頓現。頌曰:

  「如是三世諸菩薩,獨覺聲聞一切行,及餘一切異生位,一毛孔中皆頓現。」

  已說身圓滿。次顯雖無分別,而得隨欲自在圓滿。頌曰:

  「此清淨行隨欲轉,盡空世界現一塵,一塵遍於無邊界,世界不細塵不粗。」

  諸佛世尊,隨所欲門,能於一微塵境上,示現盡虛空際一切世界,然世界不細,微塵亦不粗,各住本性,而能隨欲示現也。又云「一塵遍於無邊界」,謂諸佛世尊,略起欲念,即能現一微塵遍於無邊一切世界。

    如是,頌曰:

  「佛無分別盡來際,一一刹那現眾行,盡瞻部洲一切塵,猶不能及彼行數。」

  佛無分別,盡未來際,每一刹那示現眾行之數量,盡南贍部洲所有微塵數量猶不能及。此等是由不共功德門,稱讚世尊。

  佛地是由十力所顯,故當略說少分差別。頌曰:

  「處非處智力,如是業報智,知種種勝解,種種界智力,知根勝劣智,及知遍趣行,靜慮解脫定,等至等智力,宿住隨念智,如是死生智,諸漏盡智力,是謂十種力。」

  此中且說處非處智力

    頌曰:

  「彼法定從此因生,知者說此為彼處,違上非處無邊境,智無礙著說名力。」

  言「彼法定從此因生」者,僅是一例。有從因生者,如從不善業生不可愛異熟。有從此得者,如從聖道能得涅槃。如是等類皆此中攝。若彼法定從此因生,即說此是彼處,處是因義。與上相違,即名非處,謂若此法不生彼法,此法即非彼法之處。如從善業不生不可愛果,及得見道不更受第八有。故此遠離一切障品之智,即立為諸佛世尊之力。如《陀羅尼自在王請問經》廣說。

  今當說業異熟智力。頌曰:

  「愛與非愛違上相,盡業及彼種種果,智力無礙別別轉,遍三世境是為力。」

  可愛業、非可愛業,愛、非愛雜業,能盡因無漏業,與彼三業之異熟,亦如其業有種種差別。總凡三世所攝一切世間自性差別,佛皆遍知。此遍一切所知之智,於任何境皆無礙著,即安立為世尊之業異熟智力。如經廣說。

  今當說種種勝解智力。頌曰:

  「貪等生力之所發,有劣中勝種種欲,餘法所覆諸勝解,智遍三世名為力。」

  此中「貪」字表示煩惱,故亦攝瞋等。「等」字則攝信等善法。「生」字表示貪等種子,由此出生貪等故。故由貪等與信等種子所攝持之意樂,即名增上勝解,及增上意樂、欲志勝解。又此勝解雖由餘法之所覆蔽,然佛一切種智亦能知彼自性差別,即安立為諸佛世尊之種種勝解智力。如經廣說。

  今當說種種界智力。頌曰:

  「諸佛善巧界差別,眼等本性說名界,正等覺智無邊際,遍諸界別說名力。」

  本性、自性、空性,是諸異名。諸佛善巧一切界差別之智,了知眼等界性為內空等相,於此無量差別無障礙轉,即安立為種種界智力。廣如經說。

  今當說根勝劣智力。頌曰:

  「遍計等利說名勝,處中鈍下說名劣,眼等互生皆了達,種智無礙說名力。」

  「遍計」謂不實增益。遍計即根,能生貪等有自在故。「等」字攝信等諸善法因。「勝」字謂殊勝。「劣」字謂處中與鈍下位。眼等謂眼等二十二根此中了達諸根自性與互為因果之無礙智,即安立為根勝劣智力。廣如經說。

  今當說遍趣行智力。頌曰:

  「有行趣佛有行趣,獨覺聲聞二菩提,天人鬼畜地獄等,智無障礙說為力。」

  此中,「行」謂道跡。若於何行,有趣一切道之本性,即名遍趣行。有行能趣佛地,有行能趣獨覺菩提,有行能趣聲聞菩提,有者趣天,乃至有者趣地獄。「等」字表示有種種相。此中若有某行能趣某處,諸佛如來即如實知彼行趣於彼處。是故世尊於一切行無障礙智,即安立為遍趣行智力。如經廣說。

  今當說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染淨起智力。頌曰:

  「無邊世界行者別,靜慮解脫奢摩他,及九等至諸差別,智無障礙說名力。」

  無邊世界中,由行者差別,遂有無邊差別。靜慮有四,解脫有八奢摩他謂等持,於善所緣心一境性為相次第等至有九,謂四靜慮、四無色、想受滅等至。雜染因謂無明與非理作意等。清淨因謂聽聞正法與如理作意等。佛智於彼由行者差別有無邊差別之靜慮等,無障礙轉,即安立為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染淨起智力。廣如經說。

  今當說宿住隨念智力。頌曰:

  「過去從癡住三有,自他一一有情生,盡情無邊並因處,彼彼智慧說為力。」

  言「從癡」者,是說隨念之境,謂從無始生死傳來一切宿住。言「盡情」者,攝無邊際諸有情界。言「並因」者,攝彼之因緣,如經說「我曾在某處,如是名、如是姓」等。其中若念「如是形狀」,是並行相隨念;若念「我從彼死生於某處,從某處死生於此處」,是並處所隨念。餘文即並因隨念。如是於一切宿住並因緣、處所、行相,諸佛世尊智無障礙,是為宿住隨念智力。諸佛世尊由此力故,於過去世心心所皆如實知。由實知有無善根,如應說法皆令有果。廣如經說。

  今當說死生智力。頌曰:

  「盡虛空際世界中,一一有情死生時,於彼多境智遍轉,清淨無礙說名力。」

  死謂諸蘊壞滅,生謂結生相續。一切世間,若死若生,盡虛空際,由種種業之所支配。如是一切,諸佛世尊於一刹那皆能任運如實遍知。世尊此智究竟清淨,於任何境都無障礙,即安立為死生智力。諸佛世尊非但能知有情死生,以淨天眼亦能了知無量無邊成劫、壞劫。如經廣說。

  今當說漏盡智力。頌曰:

  「諸佛一切種智力,速斷煩惱及習氣,弟子等慧滅煩惱,於彼無礙智名力。」

  此中「煩惱」,謂無明與貪等,能煩惱三界故。若法於心染著、熏習,隨逐而轉,是名習氣。煩惱邊際、熏習、根本習氣,是諸異名聲聞、獨覺以無漏道斷除煩惱,然終不能斷彼習氣。如油花等雖已除去,然瓶衣等,由與彼等久相觸故,猶有微習可得。如是諸阿羅漢,雖已斷除煩惱,習氣仍在。由昔世中多作猿猴,故跳躍而行。由昔世中作婆羅門,故喚他為婢,世尊雖遮,終不能改。其中無明習氣,能障了達所知,貪等習氣亦為身語如是行相之因。無明與貪等習氣,唯由一切種智於成佛時乃能永斷,非餘能斷。故若盡斷一切煩惱習氣,及斷能使習氣相續之煩惱,諸佛妙智於彼一切無障礙轉,即安立為漏盡智力。如經廣說。

  如是一切究竟圓滿如來智境,不可思議,復具其餘一切功德,恆時不離法身而住。一一功德,若廣分別,唯有虛空方堪為喻。能為墮入欲有見及無明四暴流中,無依怙者,作大依怙。諸佛世尊如是十力,於普光明佛地究竟清淨。諸佛色身一一毛孔,大丈夫相及諸隨好,力無所畏,及不共佛法等功德差別,唯是諸佛所行境界。設若宣說,以是諸佛自智境故,假使諸佛加持壽量住不可思議阿僧祇劫,不作餘事汲汲宣說,猶不能盡,何況菩薩、獨覺、聲聞豈能了知宣說諸佛一切功德。當以譬喻,顯示斯義。頌曰:

  「妙翅飛還非空盡,由自力盡而迴轉,佛德無邊若虛空,弟子菩薩莫能宣。」

  如妙翅鳥羽翅豐滿,仗承風力善能致遠,然彼非由虛空窮盡而還,是由自力用盡而迴轉也。如來功德猶如虛空無有邊際,且諸菩薩安住十地,證得不可思議解脫,尚不能盡說如來功德,何況獨覺或諸聲聞,豈能了知功德究竟,非由功德已盡而止,是由自身慧力已盡而止也。

  若時彼等於佛功德尚不能知,不能宣說。何況我等被無明翳之所障蔽,於如實義皆不現知,豈能讚說如來功德,故非我處。頌曰:

  「如我於佛眾功德,豈能了知而讚言,然由龍猛已宣說,故我無疑述少分。」

  如是我於如來功德,雖全不知,然能無疑述少分者,是依他教而說,故曰「然由龍猛已宣說」。

  此論中總說諸佛甚深法性與廣大功德。頌曰:

  「甚深謂性空,餘德即廣大,了知深廣理,當得此功德。」

  今當說佛化身,此是聲聞、獨覺、菩薩共同境界,共同方便,隨其所應,亦是異生境界,任運成為善趣等因。頌曰:

  「佛得不動身,化重來三有,示天降出胎,菩提轉靜輪。世有種種行,為多愛索縛,佛以大悲心,咸導至涅槃。」

  雖佛世尊已出三界,然以化身,隨順世間現示有父母等,重來三界,如其所應演說正法。諸有情界,有種種行,佛皆導令安住涅槃。言「以大悲心」者,謂非為名聞及望報恩等。

  如是已說如來身建立,次明佛於一乘說有三乘是密意教。頌曰:

  「離知真實義,餘無除眾垢。諸法真實義,無變異差別,此證真實慧,亦非有別異。故佛為眾說,無等無別乘。」

  若不了知真實義,不能盡斷一切煩惱。諸法所有不生為性之真實義都無別異,如前已說。雖見有異,然彼無別,故真實義性無變異。由無差別無變異故,則緣真實義之智亦同一性。若自性有多者,則智不能通達真實,以如本性未通達故。如是由真實義唯有一故,緣真實義之智,亦無差別,故唯一乘,非有三乘。經曰:「迦葉!由知一切法平等性故,而般涅槃。此唯有一,無二無三。」言大乘者,大謂諸佛世尊,由永斷無明證得離障智故,諸佛之乘故名大乘。或乘即大,名為大乘。由具不可思議佛智者,住彼乘故,或由能緣無邊諸法差別故,或由永斷一切無知故,由彼是乘,亦即是大,故名大乘。

  若大涅槃唯有一者,云何經說以聲聞獨覺乘,亦能般涅槃耶?此是如來密意語言。頌曰:

  「眾生有五濁,能生諸過失,故世間不入,甚深佛行境。然由佛善逝,具智悲方便,昔曾發誓願,度盡諸有情。」

  能令身心都無堪能,故名五濁,謂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壽命濁。由是煩惱增上轉因,彼能摧壞殊勝勝解,故亦阻止希求如來無上妙智,是故世間於佛甚深難通達智,不能趣入。然佛世尊,不因眾生暫非法器,即便棄捨不令解脫。由佛世尊具足妙智大悲方便,往昔曾發廣大誓願—願我度盡一切有情,故於度眾生事,不稍懈廢,更求其餘度生方便,要由餘門滿所願故。

  由諸眾生有多障緣障入大乘,復應將諸世間安立涅槃。頌曰:

  「以是如智者,導眾赴寶洲,為除眾疲乏,化作可愛城。佛令諸弟子,念趣寂滅樂,心修遠離已,次乃說一乘。」

  此喻廣如《妙法蓮華經》說。略謂如大商主,於未至寶洲之中間,為休憩故,變作化城。如是世尊,亦於未至大乘之前,由於方便善巧門中,依止寂滅快樂,宣說聲聞獨覺二乘,而為得入大乘方便。後為已斷生死煩惱者,宣說唯一大乘,彼等亦當如佛,圓滿資糧證得一切智智。宣說一乘之理,如《集經論》等應當了知。

  今當宣說世尊證菩提時與住世時。頌曰:

  「十方世界佛行境,如其所有微塵數,佛證菩提劫亦爾,然此秘密未嘗說。」

  諸佛世尊,由化身門,雖現降生與涅槃等,然化身之因、成菩提時量,今當宣說。謂如佛智所行境界,盡爾許世界中所有微塵數量,世尊成佛之劫數亦爾昔未修集善根者所難以信解,故此秘密未可為說。若能於此增上信解,即得無量福德資糧,故亦有處為彼宣說。  如是已說證菩提時,其後當說住世時量。頌曰:

  「直至虛空未變壞,世間未證最寂滅,慧母所生悲乳育,佛豈入於寂滅處。」

  世尊係從般若波羅蜜多佛母所生,由大悲乳母之所養育。是故當知世尊未來之壽量,是直至虛空未壞,一切世間未皆成佛,終不入於大般涅槃。諸佛為欲饒益一切有情,盡未來際救度眾生。

    此大悲心,其相云何?頌曰:

  「世間由癡噉毒食,如佛哀愍彼眾生,子毒母痛亦不及,以是勝依不入滅。」

  「食」謂五欲塵。由貪著而食,是噉雜毒之食,能為大苦之因故。執彼為實者,是由愚癡過患而生。如佛世尊於彼生死眾生噉毒食者所生之哀愍,假使慈母見自愛子誤噉毒食所生之悲痛,亦不能及。由大悲心所養成者,豈入涅槃。由大悲心能阻止入涅槃之意樂,故佛世尊觀見世間為種種苦之所迫切,不般涅槃。頌曰:

  「由諸不智人,執有事無事,當受生死位,愛離怨會苦,並得罪惡趣,故世成悲境。大悲遮心滅,故佛不涅槃。」

  由不智人,執實有事,深信業果生人天趣,此定當受生死位苦,亦當受愛別離苦、怨憎會苦。諸有成就邪見執無事者,當墮地獄等諸罪惡趣,亦定當受前說眾苦。故佛世尊緣苦眾生起大悲心,遮止佛意不入涅槃,常住世間。頌曰:

  「月稱勝苾芻,廣集中論義,如聖教教授,宣說此論義。如離於本論,餘論無此法,智者定當知,此義非餘有。」

  如離《中論》,餘論未有無倒圓滿說此空性法者,如是智者決定應知,我等此中所說論義並釋妨難,如空性法,亦是餘論所未有者。是故有說經部所說勝義即中觀師所許世俗,當知此說是未了知《中論》真義。有說薩婆多部所說勝義即中觀師所說世俗,當知彼等亦是未知《中論》真義,以出世法與世間法相同,不應理故。故諸智者當知此宗是不共法。

有由不知菩薩意趣,不解真實義者,僅聞此文便生怖畏,遂即棄捨此出世法。今為無倒顯論真義。頌曰:

  「由怖龍猛慧海色,眾生棄此賢善宗,開彼頌蕾拘摩陀,望月稱者心願滿。」

  若謂上座世親、陳那、護法等諸論師,彼等是否聞文生怖、棄捨無倒顯示緣起義者,即如是答。如何乃能通達此義?頌曰:

  「前說深可怖,多聞亦難解,唯諸宿習者,乃能善通達,由見臆造宗,如說有我教,故離此宗外,莫樂他宗論。」

  如諸外道,昔未植信解空性之習氣,雖斷欲、色、無色三界煩惱,自能創立宗派,然於能仁所說勝義不能信解。如是彼等,雖已成就如是多聞,然無信解空性種子,故猶不能了解空性。若有宿世建樹信解空性習氣,即於現在,唯由因力,亦能通達空性淵底。雖執外道邪論為真實者,現見唯由因力,亦能測度空性淵底。故除中觀宗外,由見他宗臆造之理亦如說有我之邪教,應當捨離愛樂之心,不以為奇。唯增上信解空性之正見,最為稀有。頌曰:

  「我釋龍猛宗,獲福遍十方,惑染意藍空,皎潔若秋星,或如心蛇頂,所有摩尼珠,願普世有情,證真速成佛。」

  此《入中論》,是能光顯深廣理趣,安住大乘,成就不可奪之智悲,能於壁畫乳牛搆取牛乳,破除實執之月稱阿闍黎所造。

  「證多如經錄,倘後有譯者,依本釋翻譯,正直善觀察。」

  迦濕彌羅聖天王時,印度底拉加迦拉沙論師,與西藏跋曹日稱譯師,於迦濕彌羅無比大城寶密寺中,依迦濕彌羅本翻譯。後於拉薩惹摩伽寺,印度金鎧論師與前譯師,依照東印度本善加校改決擇。

arrow
arrow

    伍冠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